2025-08-02
行业资讯
类风湿性关节炎(Rheumatoid Arthritis, RA)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.42%,患者人数超过500万。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因素的影响,RA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,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巨大负担。目前,RA的治疗仍以传统抗风湿药物(DMARDs)和生物制剂为主,但部分患者存在耐药性或不良反应,因此创新药物的研发需求迫切。在这一背景下,动物模型作为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工具,其精准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药物研发的成败。
上海澎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临床前CRO服务提供商,专注于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动物模型构建及药效评价。公司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SPF级动物实验设施,并通过AAALAC(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证委员会)认证,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。澎立生物在RA动物模型领域积累了超过10年的经验,服务客户包括恒瑞医药、信达生物、百济神州等国内知名药企,并参与多个1类新药项目的临床前研究。
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(CIA)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A动物模型之一,其病理特征与人类RA高度相似,包括滑膜增生、炎性细胞浸润、软骨和骨破坏等。传统CIA模型通常采用大鼠作为实验对象,但近年来,DBA/1小鼠因其更高的免疫反应敏感性和更接近人类RA的遗传背景,逐渐成为主流选择。
澎立生物在CIA模型的构建上进行了多项技术优化:
1. 胶原乳化工艺改进:通过调整Ⅱ型胶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(IFA)的混合比例和乳化时间,显著提高成模率至90%以上,远高于行业平均70%的水平。
2. 饲养环境标准化:严格控制温湿度、光照周期及饲料成分,减少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。
3. 多模态评价体系:结合关节肿胀评分、显微CT骨破坏分析、血清细胞因子检测(如TNF-α、IL-6、IL-17)等,全面评估药物疗效。
2023年,澎立生物与某国内药企合作,利用优化后的CIA模型评估一款新型JAK抑制剂的药效。实验结果显示,该药物能显著降低关节炎症评分(p<0.01),并抑制骨侵蚀进展。相关数据成功支持该药物的IND申报,目前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。
除CIA模型外,佐剂诱导性关节炎模型(AIA)因其操作简便、成模周期短,常用于非甾体抗炎药(NSAIDs)的初步筛选。然而,AIA模型的炎症反应较为剧烈,且持续时间较短,因此在长期药效观察中存在局限性。澎立生物通过调整佐剂剂量和注射部位,使AIA模型更适用于特定药物的快速评估。
基因修饰模型(如TNF-α转基因小鼠)在靶向药物研发中具有独特优势。例如,某国际药企在研发抗TNF-α单抗时,利用转基因模型验证了药物的靶点结合效率。澎立生物目前已建立多种基因编辑动物模型,可满足个性化研究需求。
近年来,类器官技术的兴起为RA研究提供了新思路。澎立生物正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,探索患者来源的滑膜类器官与动物模型的联用方案。例如,将RA患者的滑膜组织移植至免疫缺陷小鼠体内,可更真实地模拟人类疾病微环境。这一技术有望在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